
“就业有保障,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拿出扶贫手册,算起增收账,临泉县长官镇王营村因残致贫的脱贫户赵磊获得感满满:看病有医保,除了家门口就业收入,还享受贫困劳动者就业补贴,年初他又发展了养殖业,全家收入一年一个台阶。
屋里亮堂堂,心里暖洋洋,颍上县黄桥镇两湾新村脱贫户王家珍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住在水患频繁的河抱湾村,不仅生活环境差,且交通不便。现在住进了楼房,还在家门口扶贫车间上班,打零工一个月千把块,生活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过去5年,颍淮大地上,这样的脱贫故事不断上演,汇成了一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脱贫答卷”。
“十三五”期间,阜阳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主要的任务、最重要的职责,聚力抓好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积极应对疫情、灾情“加试题”,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00.99万人下降至2.47万人,年脱贫人口接近2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2.8%降为0.27%,年下降2.5个百分点;今年4月,临泉县、阜南县、颍东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全市8个贫困县市区脱贫摘帽全面完成。
这5年,攻坚力度不断加大
脱贫包含着希望,蓄积着力量。5年来,阜阳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劲往一处使,共下一盘棋,上下合力跑出“加速度”。发展产业,开启新生活。看着膘肥体壮的能繁母猪,颍泉区宁老庄镇椿树村脱贫户张利海感慨:“要不是驻村扶贫干部一次次上门鼓励我们搞母猪养殖,帮我们申请产业奖补,我们咋能脱贫致富。”
5年间,各级党委政府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上下一心,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细。一批批扶贫干部进村入户,一批批下基层干部进村蹲点,一项项精准有效的举措破解“老大难”问题,用心用情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立足实际,才能谋划全局。阜阳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脱贫攻坚纲领性文件,在配套出台24项政策方案的基础上,又出台《阜阳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实施办法》《防范返贫确保稳定脱贫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涉及脱贫攻坚方方面面。其中,健康脱贫、行蓄洪区脱贫攻坚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了扶贫对象持续稳定脱贫,有效夯实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8个贫困县市区群众满意度均在98%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这5年,脱贫质量不断提升
脱贫之后还要在巩固提升上下功夫。
今年,阜阳市对19个省市县重点督办村实行“一村一策”,对2019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三类户”规范制定“一户一案”,有针对性做好帮扶工作,确保全脱贫、不返贫。
临泉县艾亭镇桃花村贫困户马明芳因疫情和健康状况欠佳,迟迟未能外出务工。今年4月份,村里在全面摸排未脱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信息后,根据各家情况,开展了针对性帮扶,为包括马明芳在内的27户贫困户找到了增收门路。
脱贫攻坚难在精准、贵在精准、重在精准。5年来,阜阳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坚持精准施策,采取产业扶持、就业创业帮扶、生态扶贫等措施,以非常之力、关键之举,全力攻坚贫困、巩固脱贫成效。
“十三五”期间,阜阳市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截至2019年底,阜阳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8213元,增长到2019年的13079元;206个“薄弱村”清除,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达88个,全市村集体经济平均年经营性收入17.2万元。
这5年,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根本看不起病,家也该被拖累散了。”阜南县中岗镇南街村蔡福玲因病致贫,但在政策帮扶下,生活并未被疾病压垮,“现在村卫生室常用药都有,小病不用出村,大病有保险。”
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阜阳市全面实施健康促进扶贫行动,在“三保障一兜底”综合保障下,报销比例高达90%。
“十三五”期间,阜阳市把稳定住、巩固实、拓展好脱贫成果作为重中之重,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卫生室和村医达到村级全覆盖,贫困村全部通宽带。2019年全市完成100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前3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户户通自来水基本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升。
“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我们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市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阜阳市将继续紧紧围绕顺利实现确保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三类户”高质量脱贫、不返贫、不发生新的致贫等“33111”年度重点任务,持续抓好“一村一策”“一户一案”落地见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同时,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