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合肥市各文博场馆纷纷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为积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升文物保护意识,引导合法收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将于5月18日9:30至11:30开展“安博鉴真”“5·18国际博物馆日”公益鉴定特别活动。
此次活动面向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我国公民,鉴定范围涵盖金属器、陶瓷器、书画、玉石器、杂项等。市民可在安徽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每人预约不超过2个类别,每个类别不超过3件,人数有限,约满为止。
安徽名人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精心推出江南水乡主题画展、戏曲展演、法治教育、科普互动等系列活动,以创新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共生,邀请观众共同见证博物馆从历史守护者向未来探索者的精彩转型。
5月18日,在水一方——潘晓冬江南水乡全国巡展(安徽站)将在安徽名人馆一楼拉开帷幕,画家潘晓冬将以其独特的笔触,带领观众领略江南水乡的柔情与诗意。当天下午,将举行“门歌遗韵 博物新章”——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非遗传承人吴光明将以其独特的嗓音和表演形式,展现门歌这一传统说唱艺术的魅力。
此外,5月17日,将开展“万物初盈 法治同行——皖风时令・小满”活动和“徽黄艺苑”戏曲志愿服务队公益戏曲演出。
5月18日,举行“印刻古今 智创未来——科里科气”系列活动。
渡江战役纪念馆为市民和游客准备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大餐。
5月18日,“唱响信仰之歌、强国复兴有我”国歌诞生历史中的青年力量专题展将在渡江战役纪念馆负一层临展厅开展。展览以《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播、立法历程为线索,通过史料、图片展出这一过程中涌现出的卓越青年,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探索青年群体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同日,馆内还将举办“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主题活动,借助手机与VR眼镜,观众可以沉浸式游览虚拟展厅。“红色渡江电子绘画”活动,以数字化创作描绘战役场景,激发艺术创造力与文化传承意识。
5月18日,由巢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巢湖市文物管理中心(巢湖市博物馆)承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将在巢湖市博物馆举办。
活动内容包含巢湖文化大讲堂、博物馆里画文物活动、“放飞中国梦 传承红色基因”巢湖市2025年青少儿书画展等。通过文物展览、知识讲座、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展示巢湖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市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夏伟)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