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了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据了解,制定《条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先后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对知识产权事业未来发展作出重大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布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对知识产权立法提出明确要求。
制定《条例》是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数量总体偏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维权意识相对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手段与实际需求不适应不匹配、协同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予以破解和完善。
制定《条例》是我省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需要。2021年10月,《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公布实施,对于完善我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刑衔接等机制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促进和服务等方面未作详细规定。目前,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已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在借鉴兄弟省市成功立法经验基础上,针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补齐我省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项漏项,制定具有安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制定《条例》将厘清知识产权保护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属地责任,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农业农村、林业、版权、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承担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具体职责,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相关工作。
《条例》将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机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在高价值专利布局、商标品牌建设、版权创作、传播和使用、地理标志培育、知识产权赋权管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交易、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予以鼓励支持。对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褒扬激励。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企业自治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裁决在知识产权纠纷中的运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衔接、协同。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公证服务、知识产权鉴定、技术调查等服务。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传统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涉外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重点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强化知识产权维权,对知识产权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惩罚性赔偿以及知识产权社会共治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